返回列表 发帖

我对金钱的看法-吉凯霖-21211500

每年新年的朋友圈里,常看到大家的新年愿望是“努力搞钱”、“早日暴富”,可谓同一个世界,同一个梦想。曾经听过“金钱不是万能的”、“有钱也买不来健康/幸福/时间……”的大道理,也天真地相信了。直到经历过陈老师课堂上提及的几个缺钱的情境之一,才意识到,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,但没钱确实是万万不能的。于我而言,金钱的“能”体现在它的工具属性上,核心在于认识和利用这个工具主体——人。

首先,金钱是我们衡量经济价值的工具。客观而言,万物都或明或暗地标好了价码。商品自不必说,我们在做人生决策时也会带着成本与收益的思维,分析经济利弊。比如,即使我们抗拒物化人格的思想,但也会就业或跳槽时,希望自己能在职场中获得高“身价”。女性朋友如遇婚育等情况,也担心自己会不会“贬值”。人到中年,再选择回归校园深造,大家也难免先考虑考虑这到底是消费还是投资,回报几何。

其次,金钱是我们通往自由的工具。相对于做加法,考虑金钱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,我更倾向于做减法,思考金钱能够帮我们抵挡什么,拒绝什么。金钱买不来健康,但可以让你选择更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,降低健康风险;金钱买不来幸福,但可以让你不再为碎银几两奔命;金钱买不来时间,但可以给你自由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利。财务自由的迷人之处正在于“自由”二字,自由意味着能对烦心事say no,而金钱能给我们拒绝的底气。比起为家人添置物件,也许能够拒绝超时的工作,给家人更多陪伴会更温暖人心。当对金钱的最终用处有了清晰的目标,通过金钱获得快乐的途径,可以不是消费,也可以是储蓄、投资。

最后,金钱是我们认识自我的工具。金钱作为一种交易媒介,是连接我们与外界的枢纽。我们长期关注的,是它与外界的关系,比如,从金钱到车子房子,到周游世界,到终极梦想。但向外索求的同时,我们也可以向内探索,即从金钱到“我”,通过金钱与自己的关系,完善自我认知。入读mba之前,想象过有朝一日,左手市场分析,右手财务报表,心怀各大师的理论和实践,反手就来一个漂亮的买卖决策。然而入学后,比起分析过去,把握当下,筹划未来,我更希望了解的是,这个过程中的“我”在思考什么,恐惧什么,坚守什么,批判什么,真正的需求是什么,知行合一的自我障碍又是什么。上节课的游戏里,有同学把握时机all in股票,撬动巨量回报,扭转局面,也有同学错失投资良机,在等待中不幸失业破产。行为差异的背后,正是个体思维、情绪、风险偏好等内因。

综上,金钱是工具性的,辅助性的,人才是认识和利用金钱的主体,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部分。君子爱财,也爱人爱己,愿我们都能在和金钱打交道的过程中,修炼自己,在获得更好的收益之前,成为更好的人。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
返回列表

站长推荐 关闭


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子女教育理财规划

孩子,2岁,目前存款3万,两人希望为孩子准备从幼儿园到上大学的费用。如何筹备?


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