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站点

用户名

密码

自由联盟 - 六度人脉

  • 分享

    大有可为-《理财师》09年1期专栏文章

    柳欣铱 2009-03-02 14:28
    金融与经济的波动本身很残酷,但对理财师来说,现在这个困难时期正是入行的“好时候”,只有经历过艰辛,才能在困境中成长



    大有可为




    文/刘锋



    对于中国年轻的理财师群体来说,2008年的冬天并不好过。一年下来,卖出去的产品表现不佳,专业能力也饱受质疑,国际经济的连锁震荡更动魄惊心。对比辉煌的2007,再身处充满不确定性的2009,很多人都感到迷茫与困惑。理财师真的是“黄金职业”吗?现有的情况下到底该如何自我定位?



    问题在哪里



    虽然眼下迷雾重重,似乎找不到出路,但理财师们前进道路上的“主要矛盾”并不多,也不难看清楚。比如,理财师切身面临的产品纷争,是打击大家对理财行业和自身能力信心的主要根源。但实际上,2008年理财产品问题的集中爆发早有伏笔。

    很多理财师是在2006、2007年入行的,那时理财市场刚刚起步腾飞,投资者对理财的迫切需求,使得金融机构一方面推出了大量个人金融方面的产品,如按揭贷款、信用卡、共同基金、各式理财产品等,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大量专业人士从事理财业务。很多人在参加相关培训、考试、认证的过程中,也切实体会到了理财行业的丰富内涵,感受到自己在知识、技能方面的显著提高。市场的迫切需求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推动,加上自身感受,共同促成了理财师是“黄金职业”的印象。

    然而,虽然理财师的素质得到提高,但金融机构以销售为导向的客户服务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。金融机构通过销售产品尝到了甜头,因此将注意力都集中于能够产生利润的销售上,对于“不挣钱”的服务就忽略了。同时,为了业绩,很多产品被卖给“错误”的客户,导致了利益冲突。市场好的时候,客户购买的产品都在赚钱,矛盾都被掩盖起来;一旦市场转淡,客户利益受损,矛盾自然暴露出来。

    另外,理财师能力被质疑也有成因。很多人不是将学来的专业知识用于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服务,而是为了更好地说服客户购买他推荐的产品,不断地借助专业术语预言市场形势、渲染职业能力,存在专业知识滥用、误用的现象。市场形势变差,种种夸张其词、自我吹嘘自然一戳就破,不被客户质疑才怪。从这点上看,理财师们所有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没用,而是用得不对、不好,或者根本不够用。而专业能力被质疑后产生的困惑,是理财师自我认知不够明确的一种表现。

    再来看中观方面的矛盾。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远比美国和欧洲国家轻,但也不见得没有问题。比如,当实体经济出现大量企业倒闭,银行的坏账就会增加;再如,央行不断降息以增强流动性,缩窄了银行的利差空间;基金、理财产品等个人金融业务的萎缩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。综合这几点,2009商业银行的日子不会好过,至少会持续到2季度,甚至影响全年业绩。虽然国内的银行不会像西方那样动辄裁员,但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可能会受到影响。

    从更宏观的实体经济层面看,问题似乎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。一个朋友在加拿大办旅行社,2007年在他那里报名到中国旅游的人数是2000人;2008年尽管受地震等因素影响,但加上奥运因素,人数没有大幅攀升,仍能维持原水平;预计2009年,由于2008年中国奥运的巨大成功,应该是中国旅游的黄金年,可是到目前为止,报名2009年来中国旅游的人数只有200多人。但国内的报道却说,中国物价水平低,所以“入境游没有受金融危机影响”。旅游是个周期性很强、经济敏感度很高的行业,怎么可能不受影响?经济问题大多体现在财务报表上,2009年初各项统计数据出炉,或许才是大家真正认识到问题严重程度的时候。

    目前中央政府确实在积极实施各项刺激措施,以求扶稳经济走势。但会有多大成效呢?现在还很难预测结果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其一,政府用于刺激经济的手段已经不多了,这从罕见的降息1个多百分点仍见效不大就可以得知;其二,金融机构的问题会传导到实体经济,实体经济的问题又会反作用于金融机构,如果实体经济持续变差,金融机构的问题就不只前文那么简单。






    回归本职



    虽然形势严峻,不过对理财师来说,现在这个困难时期正是入行的“好时候”。 那些在市场上升期入行的人,往往很容易因为承受不了挫折而离开,而只有经历过艰辛,才能在困境中成长。

    所有的困难时期都是难能可贵的。少了市场喧嚣带来的急功近利,所有人都应该利用相对平和的心态进行反思:自己是否曾盲目自信?是否提供过错误的建议?是否吹嘘自比股神?传说中的金融危机真的发生了,连鲍尔森和格林斯潘这样的大人物都没有想到的黑天鹅来了,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个值得吸取的教训。

    而对于从没有失去对市场风险的敬畏和冷静判断的理财师来说,现在正是大展身手的好时机。

    首先,客户现在正好需要理财师。市场节节攀升的时候,他们可能不太“听话”,但现在,专业人士的作用会显露出来。还有的客户需要安慰和激励,为什么不打个电话,或者送一张卡片?总有理财师抱怨客户太多忙不过来,现在不正是“忙”的关键点吗?

    其次,转变观念。投资只是理财的一个手段,投资形势不好,就应该全盘衡量理财规划的完整性。要多向客户讲解风险和收益的关系,多谈谈保险、退休规划是怎么回事。对于那些投资期很长的年轻客户,也可以建议他们适当加大股权投资。

  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,回归自己的本职工作,即帮客户设立一个正确的理财目标,然后找到一个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。长期来看,10%的年收益率就能让投资在7.2年内翻一番,不要总想着一年挣30%,更不能重蹈覆辙。



    耐得住寂寞



    从2007年的追随者众,到2008年的饱受质疑,很多理财师都会觉得不为客户理解,感到寂寞。不幸的是,这样的寂寞在未来的从业生涯中还将重复上演。

    2008年初,我作为银行独立董事参与当年工作计划会。当时与会者都拍着胸脯说,既然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30%,那么2008年保证同比增长。我当时试着让他们冷静。我不是先知,不能预言2008的年景,但毕竟,2007年是个太特殊的年份,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,银行怎么可能像互联网企业那样保持爆炸式增长呢!指望股票市场保持100%的年增长率更不现实。现在事实已经证明,花常好月常圆的事,古今中外都不会有,金融与经济的波动本身很残酷,入了这一行,就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。


    虽然理财师可以算是“金饭碗”之一,但以为考了证、入了行就可以坐享其成,实际上是一种错觉。不要忘了,那些年收入数十万的理财师,是在经历了无数寂寞、挫折、高淘汰率考验后成功留下的人。成为这样的理财师,除了自身的努力外,还需要坚持、忍耐与执着,要相信行业、更要相信自己。

    与雇主相比,雇员处于弱势地位,所以在国外一般由工会代表雇员发言。深圳的邹涛组织万人购房团,实际上就是代表普通购房者发言。在中国,中小投资者仍是一个非常弱势的群体。谁来真正替他们考虑、为他们说话?

    这次CFP持证人的职业操守中,新增了一条“客户利益优先”,也就是说,即使我们的理财师95%以上都在机构里工作,当机构利益和客户利益发生冲突时,也要以客户利益为重。经验证明,最后在竞争中胜出的,一定是让客户得到好处、被客户认同的人。作为一个专业人士,大家不妨试问自己,能否坚守这一点?在原则性问题上,是不是敢对雇主说“NO”?毕竟,坚守原则是有成本的。

    当然,客户利益优先并不是与机构利益对立。失去了客户,机构的利益也就荡然无存了。从长远来看,把客户维护好,不仅能成就理财师自身的资源,同时也有利于机构的长远发展。理财师所要做的,是避免受机构的短期利益驱动伤害客户利益,是真正为客户着想,创造客户与机构双赢的局面,引导自身职业生涯与机构的发展走上健康的道路。

    未来中国的理财师群体会向哪个方向发展,不仅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,也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做的一件事情,只要脚踏实地地往前走,方向是大家走出来的。
你还不是该群组正式成员,不能参与讨论。 现在就加入